[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简介] 由 [招商人@ZSR(www.cnzsr.com)]小编精心整理分享,供您参阅(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)!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!本文所属栏目 [贵州]-[招商载体],内容来源于 [仁怀市人民政府网],作者 [不详],转载请记得注明!
仁怀位于贵州西北部,赤水河中游,大娄山脉西段北侧,全市幅员1788平方公里,辖20个乡镇(街道),截止至2021年年底总人口74.89万人,常住汉、苗、布依等9个民族。耕地面积82.17万亩,全市平均海拔880米,年平均气温16.3摄氏度、降雨量971.9毫米,森林覆盖率56.35%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,无霜期311天,是典型的“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”地区。北宋大观三年(公元1109年置县),取“仁爱天下、怀柔边民”之意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,2004年被认定命名为“中国酒都”。特殊的生态、气候、土壤和微生物群,成为酿造茅台酒等优质酱香白酒不可复制的唯一产区。
【历史沿革】
仁怀早在商周时期,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。
北宋大观三年(公元1109年)仁怀置县,属滋州。宣和三年,降县为堡,属泸州郡。
元置仁怀长官司、古滋长官司,均属播州安抚司。
明为仁怀县(今赤水) 辖地,属遵义府。
清雍正五年(1727年)随府改属贵州布政司。
雍正八年,移县治于生界亭子坝,十一年知县杜诠领帑项一万五千零八十两建城,至十三年新城就。
乾隆三年,仁怀县改为遵义分府,同时所属仁怀,河西,土城三里归遵义府通判管理,仁怀与遵义正式合一。
乾隆十三年,改为仁怀厅,属遵义府管理。
1949年,仁怀解放,设仁怀县,县城位于中枢镇,属遵义专区。
1995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仁怀县,设县级仁怀市,属遵义地区管辖。
1997年6月,国务院批准撤消遵义地区与县级遵义市,设地级遵义市。仁怀市改为省直辖。
1997年底,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遵义市代管县级仁怀市,此后十余年,仁怀市渐渐成为黔北地区次中心城市。
2013年7月1日,贵州省政府决定将县级仁怀市改为省直管(副厅级),赋予自主经济权利,其行政机构,人大等仍然按照县级市设置,行政区域不从遵义市分离。
远在汉代,仁怀人民便酿造出令汉武帝“甘美 之”的佳酿。1915年,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,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行列。1935年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进入仁怀,为了牵制、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追击,保证红军主力部队北上抗日,在茅台渡口三渡赤 水。
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处,茅台渡口纪念碑、鹿鸣塔,革命历史文物三处:红军烈士公墓、中枢 烈士陵园、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。1995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仁怀撤县设市。是全国先进文化市、省治 安模范市、省科技工作先进市、省级卫生城市和省“双拥”模范市,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( 市)之一。
【行政区划】全市幅员面积1788平方公里,辖5个街道、14个镇、1个乡(其中少数民族自治乡一个),常住人口74.89万人人。中心城区由中枢、盐津、苍龙、坛厂、鲁班五个街道组成,是国酒之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面积167平方公里。市区由商贾云集的中枢老城、车水马龙的国酒大道、气势恢宏的酒都新区、南部新城组成。
【人口民族】仁怀位于贵州西北部,赤水河中游,大娄山脉西段北侧,全市幅员1788平方公里,辖20个乡镇(街道),截止至2021年年底常住人口为74.89万人人,常住汉、苗、布依等9个民族。
【自然地理】气候:我市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, 其基本特点是 :( 一 ) 季风气候比较明显 , 四季分明 , 雨热同季 ;( 二 ) 冬无严寒 , 夏无酷暑 , 雨量适中 , 分配不匀 , 常年干旱::( 三〉气候垂直差异较 大 , 小气候明显 , 无霜期较长。
我市春季气温回升快 , 但不稳定 ,“ 倒春寒” 和春旱天气常有发生。春夏之交 , 常出现插花性的冰雹灾害 ; 夏季则高温干燥 , 雨水集中 , 多大 ~ 暴雨 ,但降雨量分配不均 , 常年有夏 ( 伏 ) 早出 现 , 特别是赤水河、桐梓河流域的河谷地带 , 旱灾尤为严重 ;秋季气温下降 快,多绵雨天气 , 冬季雨量显著偏少 ,多阴雨 , 少日照 , 蒸发小 , 湿度大 , 强冷空气 ( 寒潮 ) 易侵入 , 造成低温雪凝天气。
地形:境内地形复杂 , 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明著 ,“ 一日之中 , 乍寒乍暖 :十里之内 , 此热彼凉 ”。就垂直差异来看 ,我市总体上分为中亚热层和凉亚热层 ,海拔在 800 米以下 , 年平均温度在 15.9-18.5 ℃ , 年积温在 5000-6000 ℃ 的热量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域为中亚热 层 , 适宜发展粮食作物 “三熟制” 、“ 四熟制 ” 以及甜橙、袖、批把、桃、 李、梨、枣等亚热带水果和早熟、多熟蔬菜:林业方面宜发展竹子、按树类或意大利杨等速生优质树木。海拔在 800—1100 米 , 年平均温度在 13.3-15.9 ℃ ,年积温在 4000—5000 ℃的地域为凉亚热层 , 宜发展粮、油、烟、桑、猪等 , 同时适种植杨梅、板栗、核桃、茶叶等经济林木 : 海拔在 1100—1400 米 , 年平均温度在 10.8—13-3 ℃ , 年积温在 3000— 4000 ℃的地域为暖温层 , 宜发展玉米、 薯类、草食牲畜、晚熟蔬菜、中药材等特色农业。
【经济发展】初步核算,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64.49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0%,两年平均增长8.0%。按产业分,第一产业增加值36.44亿元,比上年增长6.3%;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.85亿元,增长14.8%;第三产业增加值407.20亿元,增长5.4%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.33%,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.21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.64%,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2.05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.03%,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.83个百分点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8854元,比上年增长11.8%。
【政府网站】http://www.rh.gov.cn/